【信誼-好好育兒】訓練家事力,從收拾玩具開始!(3)

29 Jan 2024
【信誼-好好育兒】訓練家事力,從收拾玩具開始!(3)

3  小小年紀也會做家事

小珊從1歲9個月大開始,總喜歡在媽媽做家事時跟前跟後,媽媽只好分他小抹布或小掃把。如今看到2歲半的小珊已經很會幫忙,媽媽心想:還好當時沒打斷他的興致。

當小幫手,建立技巧和自信
寶寶從小就會透過敏銳的觀察和模仿來學習別人的行為舉止,到了1歲3個月之後,當走路的步伐更穩定,喜歡當「小幫手」的特性也就更加明顯。

一開始,大人多半會發出指令請寶寶幫忙拿東西,然後給予誇讚,例如:「請把帽子拿給阿公,阿公要去上班了。」當寶寶拿對東西給大人,並獲得肯定時,寶寶會很有興趣地持續及主動地反覆做這件事。在這個過程中,他不但學習到動作能力、語言的理解和溝通,也獲得情感上的滿足。

這個年紀的孩子特別喜歡大人叫他做一些沒做過的事,例如:幫媽媽搥搥背、拿拖鞋給爸爸或幫忙丟紙屑等等,新的經驗不但能讓孩子練習動作技能,爸媽也能從中看出他對指令的理解是否正確。

留意做事步驟,等待孩子熟練
2歲多的階段就不一樣了,雖然他還是喜歡在大人身邊跟著做事,但是自我中心很強,比較固執,想要做的事就堅持要做,別人做了他還可能不高興,例如:原本由他負責幫爸爸拿拖鞋,如果別人先拿了,他會生氣,還要求重來,甚至連做事的步驟也很在意。這是因為孩子正處於很在乎「秩序性」的階段,固定且熟悉的步驟讓他有安全感,依照特定方式做事情則會讓他變得更熟練。

所以,即使爸媽覺得1~2歲的孩子可能會愈幫愈忙,但還是不要錯過這段培養他成為家事好幫手的機會,同時也要有耐心地等候他一再嘗試、重覆練習喔!

1~2歲孩子可以做的家事
以下這些事情是這個年紀有能力做到的家事,不但足以讓他鍛鍊出新的技巧、發展出新能力,而且也會讓他覺得自己很棒。請找機會讓孩子發揮一下吧!

● 拿信、拿報紙
● 拿拖鞋
● 丟紙屑
● 排碗筷
● 澆花、灑水
● 剝豆子、洗水果
● 擦桌子
● 洗手帕
● 摺手帕、將襪子配對

還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,你可以再想想,讓孩子多試試。

4  養成家事小幫手!

面對似乎總是不懂得大人辛勞的孩子,你都怎麼做呢?只能任勞任怨收拾孩子留下的殘局嗎?其實,別以為年紀小小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,孩子不一定永遠是個麻煩製造者,只要你善加安排,他還可能變成你的家事小幫手呢!

您曾因為孩子把家裡弄得一團亂而發脾氣嗎?常常孩子在一旁鬧哄哄的追打,爸媽在聲嘶力竭地阻止吵鬧外,手邊還要不斷跟著收拾從孩子手中、口中掉下來的玩具、零食,簡直是一場極其混亂的戰爭場面……

別小看孩子的能力!
面對似乎總是不懂得大人辛勞的孩子,你都怎麼做呢?只能任勞任怨收拾孩子留下的殘局嗎?其實,別以為年紀小小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,孩子不一定永遠是個麻煩製造者,只要你善加安排,他還可能變成你的家事小幫手呢!

從三、四歲開始,孩子的肌肉發展逐漸健全,雙手可以做更精細的動作,手眼協調的程度更好;而且,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得非常好奇,又樂於經驗。因此,不妨就從這個階段帶著孩子參與一些擦擦抹抹、摺摺疊疊、排列組合的簡單家事,讓孩子在愉快的工作情緒中,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,孩子也會體認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,而有更多的安全感。

家事小幫手能做些什麼
1. 在臥室
在家中所有的空間中,房間才是完全屬於孩子自己的私密空間;即使有兄弟姊妹共用,但還是會有屬於自己專有的角落或收納櫃,而家長也必須為孩子準備這樣的空間。因此,利用對「自己」房間的歸屬感,讓孩子的工作習慣從這裡開始,將會有更多的樂趣與責任感。

◎玩遊戲.收房間
我們可以帶著孩子用遊戲的方式,一起合作收掛自己的衣服、毛巾被,收拾抽屜、玩具和故事書。例如:將衣服、抽屜或櫃子的東西倒出來玩尋寶遊戲,由家長先說要找出的東西,像是:色筆、拼圖、照片、小褲褲、襪子等,其技巧在於可以用顏色、形狀、人物的配對方式進行,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分類能力。在收拾玩具時,什麼樣的玩具要住在什麼樣的箱子裡,哪些要住在櫃子上,如此將事物賦予生命,會增加孩子的新奇感與想像力。

◎小設計.大成就
除了將房間收拾乾淨,還可以跟孩子一同佈置房間唷!例如:與孩子一起挑出最喜歡的幾幅繪畫或勞作作品,然後表框起來,選擇要掛在哪一面牆上、或要擺在哪個櫃子上,這將會帶給孩子非常大的鼓勵與成就感。或是可以買星星形狀的夜光貼紙,貼在牆上或天花板上;貼出北斗七星、貼出大熊星座……夜晚在房間也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,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呀!

如果願意,更可以自己來選擇牆壁的顏色、櫃子的顏色、或窗簾、床單的圖案;放手由孩子來打造屬於自己的王國,對他們來說,會是多麼難得的體驗,相信孩子也會因此更小心地珍惜這片角落,這個他專屬的空間!

2. 在客廳
除了房間,客廳也是孩子主要的活動空間,但客廳通常是爸媽希望整齊舒適的待客空間,面對孩子將玩具戰場移師到此,往往只有搖頭禁止了!建議爸媽,不妨預留一個空間或箱子專門收藏孩子的「寶藏」,並且立下客廳規範與習慣,例如:遊戲結束後要將玩具收到箱子裡,吃東西時不要跑來跑去,如果不慎弄濕、弄髒地板或桌子,就給孩子小掃帚、小畚箕及抹布清理。爸媽要讓孩子清楚知道,一同去維持家裡的公共空間是必要的。

3. 在餐廳與廚房
刀叉、杯子、碗盤眾多,往往是餐廳廚房成為孩子們禁地的原因。孩子常因為好奇,而又不清楚其危險性而造成傷害。但與其盲目的禁止,不如帶著孩子一起了解這些東西的用途、它們可能造成的傷害、又該如何小心使用。並且,可讓孩子開始幫忙做些像排筷子這類簡單又較沒有危險性的工作,或讓孩子幫碗盤洗洗澡、排排站等需要專心細膩的工作。這時,別忘了為孩子捲高袖子,並穿上防水圍裙唷!

安全是第一考量
在客廳、餐廳及廚房,多多少少都會有較具危險性的家具及電器用品,家長必須花更多的心思選擇及做好保護措施。孩子的好奇心是超乎我們想像的,因此我們必須提供孩子一處最安全的環境,讓他們做最安全的探索、最安全的發展。

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應該分擔起家中的工作,但是,家裡的爸媽、學校的老師,常會以做家事或勞動服務作為一種處罰,因此在孩子的想法中,要做家事是因為做錯事、被處罰,並不是自己願意的。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,孩子可能下意識地排斥做家事或任何其他被交代的事。

所以,爸媽除了要讓孩子知道並習慣分擔家事是一種責任外,也記得要多多鼓勵與稱讚孩子的付出喔!

※ 本文出自《學前教育雜誌》

原文連結:https://parents.hsin-yi.org.tw/Topic/Index/20?TopicID=1079

忘記了你的密碼嗎?請撥打服務專線 與我們連絡。